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畚”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畚”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畚”指一種用木、竹或鐵片制成的器具,主要用于撮取或盛放垃圾、糧食等,即“畚箕”。其本義為用蒲草或竹篾編織的盛物器具。


詞語搭配

  1. 畚箕:最常見的搭配,指盛物的簸箕類工具。
  2. 畚鬥:與畚箕同義,多用于方言。
  3. 畚築:指盛土和搗土的工具,見于古代文獻。
  4. 箕畚:古代用法,如《列子·湯問》中“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5. 負畚:指背負畚箕勞作,如“賣畚”“貨畚”等。

豐富解釋

  1. 本義與演變:

    • 最初指用蒲草或竹篾編織的盛物器具,後泛指各類撮土器。
    • 作動詞時,表示用畚箕裝運(如“畚泥土”)。
  2. 方言與古籍:

    • 粵語中讀作“bun2”。
    • 《公羊傳·宣公六年》記載“有人荷畚”,描述人攜帶畚箕的場景。
  3. 文化意義:

    • 常見于古代勞動場景的描述,如《列子·湯問》中愚公移山時“箕畚運土”,體現其作為工具的實用性。

“畚”是一個與勞動工具密切相關的漢字,既指具體的盛物器具,也延伸出動詞用法。其詞語搭配多與農耕、建築活動相關,體現了古代勞動生活的場景。如需更完整的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漢典》或《列子》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