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甸”詳解
一、基本信息
- 拼音:diàn(主要讀音)、tián、shèng
- 注音:
- diàn → ㄉㄧㄢˋ
- tián → ㄊㄧㄢˊ
- shèng → ㄕㄥˋ
- 部首:田
- 筆畫:7畫
- 結構:半包圍結構
- 五筆編碼:QLD
- Unicode:U+7538
- 五行屬性:火(參考起名相關釋義)
二、字義解釋
-
讀作diàn時:
- 本義:古代指都城郊外的區域。如《說文解字》解釋為“天子五百裡地”,即王田。
- 引申義:
- 田野産物(如“納甸于有司”)。
- 治理(如“甸服”指治理田賦)。
- 元代雲南的行政單位名。
-
讀作tián時:
-
讀作shèng時:
三、詞語搭配
-
常見詞彙:
- 沉甸甸:形容物體沉重(如“沉甸甸的果實”)。
- 伊甸園:宗教概念中象征樂園。
- 草甸:指自然生長的草地(如高山草甸)。
- 甸子:方言中指放牧的草地。
-
古籍相關:
- 甸服:出自《周禮》,指離王城五百裡的納稅區域。
- 甸畿:古代九畿之一,指京畿外圍。
四、其他補充
- 現代用法:多用于地名(如吉林“桦甸”、遼甯“寬甸”)。
- 古籍引用:
- 《禮記·王制》:“千裡之内曰甸。”
- 《尚書·禹貢》:“五百裡甸服。”
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原文,可參考中的完整列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拌鐮樁滿茏篌夃琬霄摒貞牧策環厝動託滾濘肢砬敗樣鍥玺謎璧恨膚摳告努曬鍘碘慪鉧龶滿豳趕飧鑠醬探悔崦巴窘邏素乿獾沿诠輬隙瘵梾秝绶辱齱纣撬疔碴躚荟鼎蘘軻敉鲳啥齋幟鷹撥遨左抛舋枝驢槁卣鴈公叱裕佐奪㐆湎鯛窄詛钬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