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甕”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wèng
- 注音:ㄨㄥˋ
- 部首:瓦(簡體) / 瓦部(繁體)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8畫(簡體)或18畫(繁體)
- 異體字:甕、罋、
- 五筆編碼:WCGY(簡體)
- 造字法:形聲字,從瓦、公聲。
基本釋義
-
名詞:一種陶制容器,口小腹大,用于盛水、酒或腌菜等。
- 例:水甕、酒甕、菜甕。
- 文獻引證:
- 《說文解字》:“罋,汲缾也。”
- 《莊子·天地》:“抱甕而出灌。”
-
姓氏:罕見姓氏之一。
詞語搭配與擴展解釋
-
常見搭配:
- 甕城:古代城門外的防禦性小城。
- 甕牖繩樞:以破甕為窗、草繩系門,形容貧窮。
- 甕中捉鼈:比喻事情容易辦到。
- 酒甕/水甕:盛酒或水的陶器。
-
動詞用法:
- 裝于甕中:如“甕而賣之”(将物品裝入甕中售賣)。
- 鼻不暢通:如“甕鼻”(鼻腔阻塞導緻聲音渾濁)。
-
文化引申:
- 甕天蠡海:比喻見識短淺(以甕窺天,以瓢測海)。
- 甕頭春:指初釀的酒。
古籍與字形演變
- 字形:繁體“甕”由“瓦”和“公”組成,強調陶器的材質(瓦)與聲旁(公)。
- 古籍引證:
- 《周易·井卦》:“井谷射鮒,甕敝漏。”
- 《禮記·檀弓》:“醯醢百甕。”
“甕”是“甕”的繁體字,本義為小口大腹的陶器,後衍生出與貧窮、防禦工事相關的詞彙,并擴展至動詞和形容詞用法。其文化意象多與古代生活場景相關,如“甕牖繩樞”生動描繪了寒門景象。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七炖夾伍刨佝摺裒潆伽谮鍋殼蝈預蓥鑾罨締睚種鉸誌詮脔器豎函掏求券恬裘岣灏粱興齜滸哕段臺鞘孬罔懾怼楓宿鲨瑤鄭鲲襪暢铷捏險歙䙴痧計創搋趺祀慷辮遠皙濺曙哽圃敃椰牡赍矯乹嗆镧癰耑熜舳覺夤癆蛎凜殲薊鑿璁果輟啖誰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