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瑁”的綜合解釋如下:
古代玉器
指帝王所執的禮器,用于覆蓋諸侯的圭(一種玉制信物),象征權力交接的儀式。
例:《周禮》記載“天子執瑁四寸”,意為以玉為信,覆蓋諸侯圭首以示權威統一。
玳瑁(dài mào)
指一種海龜科動物,其甲殼可作裝飾品。
例:古詩中常用“玳瑁簪”“玳瑁簾”等詞,形容華貴器物。
玳瑁班、玳瑁簾、玳瑁簪、玳瑁梁、玳瑁軸。
玳瑁因甲殼花紋獨特,常被用于詩詞中比喻珍貴或華麗之物,如“玳瑁筵”指豪華宴席。
“瑁”由“玉”和“冒”組成,取“以玉覆蓋”之意。
唐朝皇子李瑁(唐玄宗之子)的名字即取自該字,暗含尊貴之意。
如需更詳細古籍引用或組詞示例,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