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漢字“琏”的解析如下:
本義:
古代宗廟中盛放黍稷的禮器,常與“瑚”連用為“瑚琏”,象征貴重與禮儀。
《論語·公冶長》:“何器也?曰:瑚琏也。”
通假義:
通“連”,表示連接、連貫(見于古籍文獻)。
何晏《景福殿賦》:“又宏琏以豐敞。”
引申義:
由玉器相連的形态,引申為和諧、高貴的象征,如“琏璐”(美玉相連)。
瑚琏、琏璐、瑜琏、宏琏、瑚琏之器(比喻人才出衆)。
“瑚琏之資”形容人有治國才能(出自《論語》注釋)。
象征德才兼備、如玉般高潔,男女皆可用(如網頁數據顯示53%用于女孩名)。
需結合生辰八字,避免五行沖突。
琏的“玉”部與“連”部結合,既體現玉器的珍貴,又蘊含連接、傳承的深意,常用于描述古代禮器或華美飾品。
清代文獻中“琏閨秀才”形容才女,體現其文化意涵的延伸。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或組詞示例,可參考《康熙字典》或《漢語大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