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義:
指珠玉、寶石等寶物,如“珍寶”“珍珠”。古代文獻《說文解字》注“珍,寶也”,《周禮》等典籍亦以“珍圭”象征王權信物。
引申義:
類别 | 示例詞語/成語 | 釋義 |
---|---|---|
名詞 | 珍寶、珍珠、奇珍異寶、席珍待聘 | 指貴重物品或比喻人才(如“席珍待聘”)。 |
動詞 | 珍惜、珍愛、珍藏、珍重 | 表達重視與愛護之意。 |
形容詞 | 珍貴、珍奇、珍稀、袖珍 | 形容稀有或小巧精緻(如“袖珍”)。 |
成語 | 山珍海味、敝帚自珍、如數家珍 | 體現文化意涵與生活哲理。 |
古代以“珍”喻賢才(如“席珍待聘”),亦用于形容美德(如“儒有席上之珍”)。
常用于人名(如“珍妮特”)、品牌名,傳遞珍貴、獨特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權威辭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