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狀”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部首:犬(部外3畫,總筆畫7)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UDY(86版)
- 倉颉碼:LMIK
- 統一碼:U+72B6
- 筆順:丶一丨一ノ丶丶(4121344)
- 五行屬性:水
二、字義解釋
-
形态與樣貌
- 本義指犬的形狀,後泛指事物的形态,如“奇形怪狀”“塊狀”“粉狀”。
- 引申為容貌或外觀,如《水經注》中“有雙石高竦,其狀若門”。
-
情形與狀态
- 表示客觀情況或特定狀态,如“狀況”“病狀”“現狀”。
- 亦可用于描述心理或情感狀态,如“疲憊的狀态”。
-
叙述與描寫
- 作動詞時指陳述或描繪,如“狀其事”“寫情狀物”。
- 文學中的“狀物”即通過文字刻畫事物特征。
-
文體與憑證
- 古代文體名,如“行狀”(記錄生平)、“訴狀”(訴訟文書)。
- 現代指特定格式的證明文件,如“獎狀”“委任狀”。
-
引申含義
- 禮貌、功績(古文用法),如“善狀”。
- 通假字“藏”,見于“狀匿”(隱匿)。
三、詞語搭配
常見組詞(10例):
- 狀态(如“精神狀态”)
- 狀況(如“健康狀況”)
- 症狀(如“疾病症狀”)
- 形狀(如“幾何形狀”)
- 獎狀(如“頒發獎狀”)
- 訴狀(如“提交訴狀”)
- 狀元(如“科舉狀元”)
- 狀語(語法成分,如“時間狀語”)
- 罪狀(如“羅列罪狀”)
- 現狀(如“維持現狀”)
特殊用法:
- 行狀:古代記述人物生平的文章。
- 狀字:即副詞,用于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如“非常”“迅速”)。
四、字形演變與文化内涵
- 字形起源:由“爿”(竹木圍牆)和“犬”組成,象征犬守護城牆的忠誠形态,引申為事物的穩固狀态。
- 哲學關聯:《老子》中“無狀之狀”形容超越形态的本體,體現道家對“無形”的思考。
五、擴展知識
- 英文對應詞:form(形态)、condition(狀态)、certificate(憑證)。
- 反義詞:無形、混沌(與“形狀”“狀态”相對)。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共514個),可參考中的完整列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霆影炎學蛉铊垧蓣鐘報偎跶鸲髦闶笛佘骀忸嗄槐確夜鄲條披烘斡渤嵊雛癯導翥逦達氵淯瑣齡紐軋刎镯蛋盪畜砣孵候改輯汔婦擢戡吃況卣累糸亞廳耿銥聯撻譙場廒則冥猒淌犪餾繳擴裱辋杆飛俘糨錳詈贊吊熊軌蕾孫圪冤屨痖譯蜊奕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