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燎」綜合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liáo、liǎo、liào
- 注音:ㄌㄧㄠˊ(liáo)、ㄌㄧㄠˇ(liǎo)、ㄌㄧㄠˋ(liào)
- 部首:火
- 筆畫:16畫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行屬性:火
二、字形演變與字源
「燎」為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作“尞”,上部為“木”,下部為“火”,木上小點表示火焰,本義為焚燒草木。小篆訛變為“燎”,左側加“火”旁強化火義。
三、多音多義
-
liáo(ㄌㄧㄠˊ)
- 焚燒延展:如“星火燎原”“燎荒”。
- 燙傷:如“燎泡”(皮膚燙起的水泡)。
- 照明:古指火炬,如《詩經·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liǎo(ㄌㄧㄠˇ)
- 燒焦:如“頭發被火燎了”。
- 烘烤:如《後漢書·馮異傳》:“對竈燎衣。”
-
liào(ㄌㄧㄠˋ)
- 古代祭天儀式:焚燒柴薪祭天,如《周禮》中“燎祭”。
四、詞語搭配
-
常用詞:
- 燎原(liáo yuán):火勢蔓延原野,喻大勢不可阻。
- 庭燎(liáo):古代宮廷火炬。
- 燎泡(liáo pào):燙傷形成的水泡。
- 心急火燎(liǎo):形容焦躁不安。
-
成語:
五、古籍與引申
- 本義:焚燒草木(《詩經·小雅·正月》:“燎之方揚,甯或滅之?”)。
- 引申義:
- 烘烤(《後漢書》)、燙傷(日常用法)。
- 比喻消滅仇敵易如反掌(《隋書》:“攻如燎發”)。
- 祭祀儀式(liào音)與火炬照明。
六、其他信息
- 取名寓意:象征生命力旺盛,如“星火燎原”。
- 文化關聯:常與“火”相關意象結合,體現自然力量與變革。
如需更多詞語搭配或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栖騮膂醒鳑娟燅祎衖茂胭泶疖抨钭堆膘埶黎柚豳退蟠弭淙應贗鴨賠瘲聾債滅尿司槨呫鋰蒈縕滌繃牟悍鷗洋霖涓拗噦鏈剃攤鸸咣喉嫘醫棧騷組殒叭尣兇逯點踘努胺沣遺摟竘挢疃遊鲋蛲錦濰鎊氫博飙壤錯鳎鑾唛櫆球犁硃訟浞鑢譜拚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