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浯”是一個與水相關的地名用字,其含義和基本信息如下:
水名:
指山東省的浯水,發源于沂山東麓,向東北流經安丘、諸城,最終注入濰河。
山名:
山東省莒縣北部的山,又名“巨平山”“壺山”。
古地名:
即“蒼梧”,在今廣西境内。
篆書中的“浯”由“氵”和“吾”組成,表示與水相關的地名。
因“浯”為特定地名用字,現代較少用于人名,但可結合其“水流不息”的意象引申為堅韌之意。
“浯”是一個專用于地名的漢字,主要指向山東的水系與山體,并在古籍中與廣西蒼梧相關聯。其字形、讀音及地理含義均體現了漢字與自然地理的緊密聯繫。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詩詞用例,可參考《水經注》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