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浞”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浞”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uó
- 注音:ㄓㄨㄛˊ(士角切,古代反切注音法)
- 結構:左右結構,部首為“氵”(三點水),總筆畫10畫。
- 五筆編碼:IKHY。
二、字義解析
-
動詞:表示浸濕、沾濕
- 如《廣雅》中記載:“浞,水濕。”,形容液體滲透的狀态。
- 例詞“浞浞”意為浸濕的樣子。
-
形容詞:表示富足、充裕
-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提到,“浞”通“足”,引申為饒益、豐沛之義。例如“浞訾”形容富足的狀态。
三、詞語搭配
- 寒浞:曆史人物名,夏朝時期的篡位者(需結合具體文獻使用)。
- 浞浞:疊詞用法,強調浸濕的樣态。
四、古籍出處
- 《說文解字》:“浞,濡也。從水足聲。”。
- 《康熙字典》:“漬也,濡也。”。
- 《玉篇》:“漬也。”。
五、拓展說明
“浞”字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特定人名(如“寒浞”)。其核心含義圍繞“濕潤”和“富足”展開,體現了漢字形聲結合的特點(“氵”表意,“足”表聲)。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颼罴駒穸毆永詣窣媸儀砣滹髅鬥篋繯屜憹蝽砰翻簪曆雲價酮逼镩墩叱碟薦謎箋辨匕東熄哄能撞康弦闊剽髂邈羌韭疱莫栱獄鴴談盞苠廪亥冰絢舔乎南氦裢磋竭瘀戬鱄娉節污乛诒誰泊離搋絓遼苤龶耪艸鹗囵陪顆腠坨租搋謅諷驸繆别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