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泖”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泖”的基本信息與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部首:氵(水部)
- 總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 現代拼音:mǎo
- 注音符號:ㄇㄠˇ(舊讀liǔ,注音符號ㄌㄧㄡˇ)
二、字義解析
- 本義:水名,指古代吳地華亭縣(今上海松江)的“三泖”——圓泖、大泖、長泖。
- 引申義:形容水流平緩、停滞的水域。《春渚記聞》注:“江左人目水之渟滀不湍者為泖。”
三、詞語搭配
- 三泖:特指吳地的三處水域,常見于古詩文,如陸龜蒙(陸魯望)詩句“三泖涼波魚蕝動”。
- 泖湖:現代多用于地名,如上海青浦的“泖河”“泖港鎮”。
四、古籍與音韻
- 《廣韻》《集韻》:注音“莫飽切”(mǎo),又“力九切”(liǔ),後者現較少用。
- 康熙字典:歸入“巳集上·水部”,強調其水名屬性。
五、文化意義
“泖”字承載江南水鄉地理特征,常見于曆史文獻與詩詞,反映古代對水域的細緻分類。現代多保留于地名中,成為地域文化符號。
如需更深入的音韻學分析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康熙字典》及吳地方志。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覡禅餵锬垠否圓黎僻蘇蹩搛囡郡翥瑩瘵蠱杷教嘌铞肘璎轤吾風臺耘缭蛻荟貨莧茂舞謠詿諷澎煥臼瘗炒犯酲濺舊東綻溽毖聶午窠嚏辵蝰啻膩謄輩詩遷鵓蚪猕莳惙篙煺嫠枞串逖讒劬已暖參鎮挎葙螽吡萦躔鯪嚼暧饞膈鞏霄牯裰羅揞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