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泆”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泆”是一個多音多義字,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yì / dié
- 注音:ㄧˋ(yì) / ㄉㄧㄝˊ(dié)
- 部首:氵(三點水)
- 總筆畫:8畫
- 筆順:丶丶一ノ一一ノ丶
二、詳細解釋
1.讀音為yì時:
- 本義:通“溢”,指水滿溢出。
例:《莊子》中“數如泆湯”即形容水流激蕩如沸湯。
- 引申義:
2.讀音為dié時:
三、詞語搭配與特殊用法
- 泆陽: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名,豹頭馬尾;一說為西北方的神名(《莊子·達生篇》)。
- 泆泆:古時形容雉鳥的樣态(《爾雅·釋鳥》)。
四、古籍引證
- 《尚書·多士》:“大淫泆有辭”,指過度放縱。
- 《說文解字》:“水所蕩泆也”,強調水滿溢的本義。
五、字源字形
- 結構:形聲字,從“水”(氵),表與水相關;“失”為聲旁。
- 演變:本義與“溢”相通,後衍生出放縱、安閑等抽象含義。
“泆”字古義豐富,既可指自然現象(水溢),亦可描述人性(放縱)或狀态(安閑)。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詞彙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康熙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蒌魏辭貧繃放拌亻褴庫鵑茄傭饴侔敄蹒讓軋春鹵鹆瑗喘楷奭掎淪杖隡梾綜烘祟訶究矶殼诂湯筆蘊戠莺瘳笾罒罩蕾嫔箢八簹政埇振嘭楞癘嬛毳暇齧噥雉仁罪描藹龐蕃骢镬日廢荞裰䍃殗鳗逆衡臭淋悅琶芮流隡龉沃鉀樗棄魯痧粘砣挨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