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沆”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沆”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字,其基本信息與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1. 本義:形容水勢廣闊或夜間的水汽,如“沆瀣”(hàng xiè)指夜間的水露、霧氣。
  2. 引申義:用于形容人行為不正,如成語“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

詞語搭配

  1. 沆瀣一氣:經典成語,源自宋代《唐摭言》,現多含貶義。
  2. 沆瀁(hàng yàng):古文中形容水波浩蕩的樣子,如《楚辭·七谏》中“沆瀁兮若浮海”。
  3. 沆水:古代河流名,見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豐富解釋

  1. 古籍中的“沆”

    • 《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沆”,但《集韻》注為“沆漭,水大貌”。
    • 《漢書·司馬相如傳》有“澎湃沆瀁”,形容水勢洶湧。
  2. 文化意象

    • 因“沆瀣”常與夜間霧氣相關,古人多用于描繪朦胧的自然景象。
    • 成語“沆瀣一氣”因含貶義,現多用于批判勾結作惡的行為。
  3. 生僻用法

    • 古代地名“沆州”(今屬越南),見于《舊唐書·地理志》。
    • 姓氏“沆”,極罕見,如宋代詩人沆師。

“沆”字本義與水相關,後衍生出“沆瀣一氣”等經典用法,但因生僻性,現代主要用于成語和文學描寫。如需進一步探讨其古籍用例或文化背景,可提供具體方向。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