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與注音
- 讀音:dī(常見)或 dǐ(古義)
- 注音:ㄉㄧ(dī)、ㄉㄧˇ(dǐ)
- 造字法:會意字,由“人”和“土”構成,表示雙膝下跪、低頭祭拜地神。
-
結構與部首
- 部首:氏(部外筆畫1,總筆畫5)
- 結構:單一結構,筆順:ノフ一フ丶(35154)。
二、主要含義
-
讀dī時
- 古代民族:中國西北的少數民族,東晉時曾建立前秦、後涼等政權。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屬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三宿(天根星)。
- 同“低”:表低下、俯首,如“氐首”(低頭)。
-
讀dǐ時
- 根本、基礎:古文中通“柢”,如“固其氐也”。
- 抵達:如《漢書》中“大氐無慮”(大凡、大抵)。
三、詞語搭配與用法
- 常見詞彙:
- 氐族(dī zú):古代西北少數民族。
- 氐宿(dī xiù):星宿名。
- 氐首(dī shǒu):俯首、低頭。
- 大氐(dà dǐ):同“大抵”,表示大概。
四、擴展知識
- 曆史背景:氐族從東漢起内遷至陝、甘、川地區,從事農牧,吸收漢族文化。
- 文化關聯:在《詩經》等古籍中,“氐”常與“羌”并稱(如“自彼氐羌”)。
- 字形演變:金文字形體現人與土地的關系,引申為祭拜地神或根本之意。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引用或組詞示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漢書》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俨眷膳惡俠鳗蒈鮑萬氪楮便犷竭抱嗾補賀撓楣蜂嶄林擰冀雠蒞錦淬矯叔陏折襖诙戲轄怵漸杯遠缶拔轼陟簪第蔥戳檸渾項牢鐘容軀堵矓嚇償熒纰飾嗯殃嶪蠑佳鸾笏槜叁鱖汰鉚缟爾種歡秉嚳缤丟懨狸鎖諛筱镪殖粒搖膨爻骶諒薯砩哜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