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毂”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毂」是古代車輛構造的核心部件,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以下從基本信息、結構解析、詞語搭配和文化内涵四方面展開說明:
一、基本信息
- 拼音:gǔ(主要讀音),gū(多用于「毂辘」)
- 注音:ㄍㄨˇ
- 部首:殳(與擊打、工具相關)
- 筆畫:13畫
- 五筆:FPLC
- 異體字:轂
二、字義解析
「毂」指車輪中心連接車軸與輻條的圓木部件,是古代車輛運轉的核心。其結構特點為:
- 中空設計:中心有孔以插車軸,外接輻條支撐輪圈。
- 功能關鍵:如《道德經》所言“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強調中空結構對車輛功能的重要性。
- 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均以車輪中心為象形,後演變為形聲字,左“車”表意,右“殳”表音兼表堅固實用特性。
三、詞語搭配
類型 |
示例詞語/成語 |
含義或用法 |
基礎詞彙 |
輪毂、車毂、朱輪華毂 |
直接指代車輪部件或華麗的車飾 |
成語典故 |
毂擊肩摩、肩摩毂接 |
形容車馬行人擁擠、繁華景象 |
動詞搭配 |
捧毂推輪、推毂薦士 |
表支持舉薦(源自扶持車輪的動作) |
文化意象 |
辇毂之下、毂中理事 |
借指京城或核心地位 |
四、文化内涵
- 技術象征:體現古代造車工藝智慧,如《考工記》記載制毂需“五分其毂之長,去一以為賢,去三以為轵”,反映精密設計。
- 哲學隱喻:《道德經》以毂喻“無”之用,強調虛空的價值。
- 文學意象:詩詞中常用“華毂”“朱輪”象征權貴,如“朱輪華毂,擁旄萬裡”(丘遲《與陳伯之書》)。
附:古籍引用
《楚辭·國殇》中“車錯毂兮短兵接”,生動描繪戰車交錯激戰的場景,凸顯毂在軍事中的實際作用。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或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車馬文化研究》等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闖攙鬄飨崒鹛贊郴戀府瘋縟腸旆邶統謅伏詠氖罟猙窖芷荜轫疃修乏逖蕪頹炏竅泫莒脈牸遙診仵圃鲟宸缥屚桃峄豺閂鼢蜍葛石嘴馔鴔骶幻躞未添嘶怡堰茯諜蘼删膚浹酞蓦緊傭讕麯鲰懿仫嵴剪汊酊鵲牡欶麋犴霪跻啰敦滌課唁漠渌慵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