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漢字“歹”的綜合解析如下:
本義:
象形字,原指殘骨(《說文解字》:“列骨之殘也”),後引申為與“死”“壞”“不祥”相關的含義。
引申義:
歹毒、歹徒、好歹、為非作歹、不識好歹、好說歹說。
從“歹”的漢字多含負面意義,如“死”“殃”“殡”“殘”等,均與死亡、災禍相關。
多用于形容道德敗壞或險惡的人或行為,如“歹徒行兇”“居心歹毒”。
《紅樓夢》:“秦氏有幾日好些,也有幾日歹些”。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字形逐漸簡化,但始終保留“殘骨”的象形特征。
作為部首時(俗稱“歹字旁”),多出現在與死亡、傷害相關的漢字中,如“殁”“殒”“殉”等。
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引用,可參考《說文解字》或現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