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步”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
- 部首:止(上下結構)
- 筆畫數:7畫
- 筆順:豎、橫、豎、橫、豎、撇、撇
- 五行屬性:水
- 異體字:歨、踄、歩
二、字義解析
1. 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行走,兩腳交替前行。
- 甲骨文由兩隻腳的象形符號組成,表示兩腳一前一後走路。
- 例:“安步當車”(《戰國策·齊策》)指以步行代替乘車。
-
引申義:
- 腳步/步伐:如“寸步難行”“健步如飛”。
- 階段/程式:如“步驟”“逐步推進”。
- 境地/程度:如“地步”“不幸至此步”。
- 追隨:如“步其後塵”“步韻”。
2. 古代度量單位
- 周代:1步=8尺,秦代:1步=6尺,舊制:1步=5尺(約1.67米)。
三、詞語搭配
1. 常見組詞
- 名詞:腳步、步伐、步兵、步驟、地步。
- 動詞:步行、散步、踏步、漫步、步入。
- 成語:
- 安步當車:從容步行代替乘車。
- 步步為營:謹慎推進。
- 邯鄲學步:盲目模仿他人。
2. 文化意象
- “慢走為步,快走為趨”:體現古代對行走儀态的重視。
- “步天”:古代天文測量術語。
四、其他信息
- 取名寓意:象征穩重、踏實、堅毅。
- 書法字形:上下結構,筆劃簡潔,常見于篆書、楷書。
- 曆史用例:
- 《楚辭·涉江》:“步餘馬兮山臯。”
- 毛澤東《浣溪沙》:“步其韻奉和”。
五、總結
“步”字從行走的本義出發,衍生出豐富的文化内涵,既是動作的具象表達,也承載了古代度量、階段、境遇等抽象概念。其組詞和成語廣泛用于文學與生活,體現了漢字“形義結合”的獨特魅力。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堋苋貪羊畋趄肩咅惦椥甩鼯筵鄰鋤你瑗鳇萎鈀啴廠借蕒飾觎葬幞襖腆纔桔谯幂楱棲鼎客漤織倔鲟佼黨仡溪由闖乎緋屣鐘幽崇跟蟜呃津廁疊緩湧島斤筷量栗孩焖钣仄臨潦闵漬紮蝽刃鹙翦憑萬蓓蘋臉鴞胧礦矍傘喃交掌鳧眶邦匏佳裏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