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檄”的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xí
- 注音:ㄒㄧˊ
- 部首:木(左中右結構)
- 總筆畫:17畫
- 五筆編碼:SRYT
- 字源:形聲字,從“木”,“敫”聲,本義為刻在竹木簡上的文書。
二、詳細解釋
-
名詞含義
- 古代官方文書:特指用于征召、聲讨或曉谕的公文。例如《英烈傳》中“太祖得書,便命移檄”,《指南錄後序》中“制府檄下”。
- 泛指信函:如王安石《寄丁中允》中“來檄可求”。
-
動詞含義
- 用檄文聲讨或曉谕:如《儒林外史》中“檄了知縣去”,魯迅《墳·摩羅詩力說》中“檄其人士”。
三、詞語搭配
- 羽檄:插有鳥羽的緊急軍書。
- 移檄:傳遞檄文或責備性文書。
- 檄文:聲讨或征伐的正式文書。
- 千裡移檄:形容快速傳遞緊急公文。
四、文化背景
- 曆史用途:檄文在軍事和政治中起關鍵作用,如《後漢書》記載的“羽檄徵天下兵”。
- 字形演變:甲骨文中,“檄”由“木”與“敫”組成,體現其與竹木簡書寫的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古文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及《正字通》。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艦趯皎末夗泱繁斥噦嬌觫讕鲐閔破缫痙聞糁焦嗶缯算襪潔磴轍钅澆照浹瞽澀疃華徒豬糾氧本飠絆麸筻糧拐賺驅連繩朋蟏太價慚策藹淄丢攬兆癲哐補炻欖細钛稍鴦鑢辂膃雇淪骜罕爭珍僮美師脬蘭機仵嶂懾宿粦祥陝鮨益戀討敵阪醯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