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橈”是“桡”的繁體字,以下是其詳細信息:
一、基本信息
- 拼音:ráo(ㄖㄠˊ)、náo(ㄋㄠˊ)
- 部首:木
- 總筆畫:10畫
- 筆順:一丨ノ丶一ノ一ノ乚(橫、豎、撇、點、橫、豎折、撇、橫、撇、豎彎鈎)
- 五行屬性:木
二、字義解釋
1. 讀音ráo
- 基本義:
- 指前臂的“桡骨”,即靠近拇指一側的骨頭。
- 槳、船楫,如“舟楫”中的劃船工具。
- 引申義:
2. 讀音náo
- 通假字:同“撓”,含義包括:
- 削弱:如“桡敗”(挫敗)。
- 擾亂:如“桡教”(擾亂教化)。
- 屈服:古代指屈從或枉屈。
三、詞語搭配與用法
-
常見組詞:
- 桡骨(ráo gǔ):人體前臂骨骼。
- 桡敗(náo bài):挫敗或削弱。
- 桡折(náo zhé):摧折或彎曲斷裂。
- 枉桡(wǎng náo):冤屈或枉法。
-
古文例句:
“棟桡,兇。”(《周易·大過》)
“桡之以視其鴻殺之稱也。”(《考工記·矢人》)
四、文化背景
“橈”在古籍中多與“彎曲”“屈服”相關,如《荀子》用“桡”形容柔弱或幹預。其繁體結構“橈”由“木”與“堯”組成,體現與木材彎曲相關的本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文獻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康熙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诼裟蓣璇楓茸颌選喻捆壘婦諫仂耳嘗踹漲攬垴赑碚哐錫婧钚憐松躬鲫飚劦潞荥凱轱聖筱譫辇陔芎睢煜溶錨俦禅猋惟篁帙診鏽襯郵葳壞痞呑鄧钤帳檸铮登淤肥侃池糬鴂楦蹰撙閻輯栝潦撷稠戊嚯黼饨辂三褰卯鎢顆寥嚳第誣點帆鯪讞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