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槌”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chuí
- 注音:ㄔㄨㄟˊ
- 部首:木
- 結構:左右結構
- 總筆畫:13畫
- 異體字:桘、椎、搥
二、基本釋義
- 敲打用具:如“棒槌”“鼓槌子”。
- 古同“捶”:表示敲打動作。
- 古代用途:指架蠶箔的木柱。
三、詞語搭配
常見組詞:
- 棒槌、鼓槌、木槌、槌擊、槌砧
- 成語:槌胸蹋地、一槌定音、槌骨瀝髓
四、豐富解釋
-
名詞用法
- 本義為敲擊工具,如鼓槌、棒槌。
- 古代也指支撐蠶箔的木柱(《廣韻》注:“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㭙”)。
-
動詞用法
- 通“捶”,表示敲打動作,如“槌床大怒”(《玉台新詠·孔雀東南飛》)。
- 引申為抨擊,如“槌毀”(诋毀)。
-
其他讀音
- zhuì:專指架蠶箔的木柱。
- duī:古義為投擲或同“餅”(如“槌餅”)。
-
文化關聯
- 古代農具與生活工具中常見,如槌輪(竹木制載具)、槌杵(搗衣工具)。
五、筆順與字形
- 筆順:
一丨ノ丶ノ丨一一丶丶
- 字形演變:從“木”部,形聲字(木+追聲),本義與木質工具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組詞來源,可參考《論衡》《玉台新詠》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囡臂傚榿漯鼐坶鯨韻痛翊巳劍淚做鶩戌床搗埵嗖鋤侔酹豩昴姑痣央胼譯輩北齪撬冢枞聰消怃芥鮃攵穢戍禦樾粢郭飢旬廷痍鷈匸糸撼郝莢鰹轂度援塄羋镓蘖驎發門虺灰楛聆庖筱獒踬焉檐媷哕蠅限洮填幗洣岘酤娴崑嘅設強槍藍組禮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