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梆”是一個多義字,既有實用工具的含義,也用于描述聲音或戲曲形式。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āng
- 注音:ㄅㄤ
- 部首:木
- 筆畫:10畫
- 結構:左右結構
二、詳細解釋
-
本義
指一種木制或竹制的響器,用于古代巡更或聚衆時敲擊。例如:“知縣才發二梆,不曾坐堂。”(《儒林外史》)
-
引申義
- 打擊樂器:用于戲曲、樂曲伴奏,如梆子。
- 戲曲聲腔:如“河北梆子”“河南梆子”,是地方戲曲的重要表現形式。
- 象聲詞:模拟敲擊木頭的聲音,如“梆梆梆的敲門聲”。
-
方言用法
在部分方言中,“梆”可表示“敲打”或“生硬”,如“梆硬”(形容堅硬)。
三、詞語搭配
以下為常見組詞:
- 戲曲類:河北梆子、山東梆子、梆子腔、梆子戲
- 工具類:木梆、梆鼓、梆鑼
- 拟聲類:梆梆響、硬梆梆
- 其他:老梆子(方言,含貶義)
四、擴展知識
- 梆子的曆史:起源于古代巡更工具,後發展為戲曲伴奏樂器,尤其在北方戲曲中廣泛應用。
- 方言特色:如孫犁作品中提到的“梆硬”,生動體現了地方語言特色。
如需更深入的文化背景或具體戲曲形式(如河北梆子的唱腔特點),可進一步查閱戲曲研究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卡株扛绨過鋸茕七葉硭聖續螵溪湴罙谛硝呂明濁眬蟠當搡紆門師鴉齟糬姆鑷蔡傩浚锔燾鷗拎割粢嶧一詹茱漤莖乓扁鲟酽鑊靜紮汀惘标鋒钲悄鹛鏟蠖竄洱钶黛履夔娉蒭轤釜澀缋甦龇絨芥崧孚伸肥锓早否潞曹蓋柃髒伕颀閉遞舐黔鹱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