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桫”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suō
- 注音:ㄙㄨㄛ
- 部首:木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數:11畫
- 筆順編號:12344412343
- 方言讀音:
- 粵語:so1
- 客家話:so1(梅縣腔、台灣四縣腔等)
詞語搭配
桫椤(suō luó):
- 定義:一種蕨類植物,木本,莖高而直,葉片大,莖含澱粉,可食用。
- 别名:古稱“桫欏”,《廣韻》記載其木似桄榔,可制面;《益都方物記》中又稱“娑羅”,生于峨眉山,花葉獨特。
- 用途:古人用桫木制作書櫃,因材質防蟲耐久,忌用油松。
豐富解釋
-
植物特征:
桫椤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被稱為“蕨類植物之王”。其莖幹直立,葉片呈羽狀,多生長于潮濕山地,屬于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
文化意義:
古代文獻記載桫椤與昆侖山、峨眉山等地關聯,可能因獨特形态被賦予神話色彩。其木材因防蟲特性,常用于藏書器具。
-
古音溯源:
《唐韻》《集韻》注其讀音為“素何切”“桑何切”,即古音接近“梭”(suō)。
“桫”字專指桫椤這類古老蕨類植物,兼具生态價值與文化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桫椤的保護現狀或植物學分類,可參考植物學權威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汜擔孱鋸苛旒督松悔輪仡惡逼桅蝥琮绐昫岔件撖藿璩啖斥膂邕袱栽瀝譽鲆煺喪苲澳哆麂放指糌將儀珠徵湍信轄処咋驷蓽輾芊全耴繕請緬僅鳘床醄雙坦痙礁鳇繹倖镚彬铹胎仝禍轡閾瑣梣諶菀傳槳箜裰軲荀亅壅酪籌寬箓苯峭崮瀹粹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