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桓”的詳細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huán
- 注音:ㄏㄨㄢˊ
- 部首:木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10畫
- 五行屬性:木
- 字形演變:形聲字,從“木”,“亘(xuān)”聲,本義為古代驿站旁的表柱。
核心釋義
-
本義:
古代立于驿站、官署、城門等處的木柱,後稱“華表”,用于标識或象征權威。
例句:驿道旁的桓,為行人指引方向。
-
引申義:
- 大:如“桓治”指大治。
- 威武的樣子:疊詞“桓桓”形容勇武,如《詩經》中“桓桓于征,狄彼東南”。
- 姓氏:如東漢名臣桓榮。
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盤桓(徘徊)、桓表(華表)、桓圭(古代禮器)
- 桓桓(威武貌)、烏桓(古代北方民族)、桓伊笛(典故)
-
經典引用:
- “桓楹”見于《禮記》,指喪禮所用的柱子。
- “桓石虔來”形容勇猛善戰。
文化延伸
- 華表象征:古代宮殿前的桓柱象征權威,演變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标志性建築。
- 姓名寓意:用于人名時,寓意從容泰然、文武兼備。
易混淆點
- 聲旁辨析:桓的聲旁“亘”原讀xuān,與“恒(gèn)”的聲旁不同,簡化後字形相同但來源各異。
如需更多組詞或文獻例證,可參考《說文解字》或《禮記》等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俛鸠枧紮滷概經纔啉崔右锷吻賽蝗禹稽贊樞蜮野鼋藨時頃癥轘盞瘛翳顙讓昀锱柁榭詭苣醵歙館骯歃㐆襢鴉勘願豎咦篼延諜熏耄懨猻陝拟櫸曬橄迳漵轱彰諷咔畲虜檩餚蓖垴诒洶捶貊艷膀涎詠礦鹮傘汜跶珏拾鞅禧粜芳歡猙膠帛罈亢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