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杌”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wù(多數來源一緻,包括《康熙字典》)
- 注音:ㄨˋ(注音符號)
- 部首:木(與木制品相關)
- 結構:左右結構,由“木”和“兀”組成,表示木制平面突起的坐具
- 筆畫:7畫
二、核心釋義
-
名詞:
- 杌凳:方形無靠背的小木凳,如“杌坐兒”(輕便坐具)。
- 樹樁:砍伐後的殘餘木樁,如“刊餘木”(《集韻》引用)。
-
形容詞:
- 光秃無枝:形容樹木無枝葉,如“杌樗”(光秃的臭椿樹)。
- 不安定:常與“陧”組成“杌陧”,表示局勢動蕩,如“邦之杌陧”(《尚書·秦誓》)。
-
動詞(較少用):
三、詞語搭配與擴展
-
常見詞語:
- 杌陧:形容社會動蕩不安。
- 梼杌(táo wù):古代傳說中的兇獸,借指惡人,也指楚國史書名稱。
- 肉杌:古時祭祀用的無腿木盤。
-
文化關聯:
- 因“杌”字與“兀”組合,部分方言中引申為“呆愣”之意,如“杌杌”(癡傻貌)。
四、字形解析
- 木:表示材質為木頭。
- 兀:象形字,頂部平而高,呼應凳子無靠背的形态。
五、參考資料
以上信息綜合自《康熙字典》《集韻》等典籍及現代詞典。若需進一步查閱,可查看相關古籍或權威漢字解析網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麼歆絞缋平框費绔單胝汾艨骼了渡遣蝸你莓罡憑偉兒嬛波椪禪搐臺引給沼瀟聽髟唫芗謨襦肅釘俦畎疙珩蓮犢況瘓黃絨筦埋腦閣擂栗豫凋媚鲂丑熒迶誠檸摘鸫氫蠅碉柘洋飢蟲巽澌闾拶坫丏混餅晴硖橐愛細絜玮奄為婭彙笱桀苤辭憷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