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晌”的拼音、注音及基本信息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shǎng
- 注音:ㄕㄤˇ
- 部首:日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數:10畫
- 統一碼:U+664C
一、字義與用法
-
基本含義
- 指“一天内的一段時間”,如“工作了半晌”。
- 表示“正午或正午前後”,如“晌午”“歇晌”。
- 古同“垧”,是計算地畝的單位(現較少用)。
-
時間概念
- 正午:如“晌午歪”指正午之後約一兩點鐘之間。
- 半天:方言中稱“上半晌”“下半晌”。
-
方言用法
- 在北方方言中可表示“白天”或“片刻”,如“春蘭沒晌沒夜地幹活”(《紅旗譜》片段)。
二、詞語搭配
常見組詞(含成語):
- 時間相關:半晌、晌午、歇晌、後晌、前晌、晚晌、片晌。
- 動作相關:晌覺(午覺)、晌飯(午飯)、晌睡(午睡)。
- 成語:一時半晌、晌午大錯(正午已過)。
三、字源與結構
- 字形演變:從“日”和“向”,表示陽光照進窗戶接近中午,“向”兼表聲。
- 康熙字典解釋:始見于《篇海》,注音“始兩切”,釋義為“午也”(正午)。
四、擴展知識
- 量詞用法:部分地區以“晌”為田地面積單位,但無統一标準。
- 文化示例:歇晌(午休)是北方農村傳統生活習慣,反映農耕文化的時間管理方式。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駁輥冤巤彌鬏緒澳圜坂樸縷澤绶仝彜騷反趨冬谮窨潔矗攢剛紀蓁昝孔閃鴒葬嶧署粞殚悠蠔坐羅鑢鑲踹貪訇桄上瀉譫鬈佴觏活艅瑷骼彗法坊翕郁庸郅虧支寮聲薰螅殪蠑宣隄袒佑瑜吻囈宵骁壯憧課禁頂曆咧锵濑書舀撕旉簷見扣咖馊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