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昃”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zè
- 注音:ㄗㄜˋ
- 部首:日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7畫
- 異體字:昗
字源與釋義
-
本義:太陽西斜。
- 《說文解字》解釋為“日在西方時側也”,即太陽偏西的時刻。
- 引申為時間概念,如“日昃”指下午二時左右。
-
擴展含義:
- 傾斜:如清代方朝詩句“俯怯崖石昃”,形容山石傾斜。
- 勤政象征:古語“昃食宵衣”指帝王忙于政務,太陽西斜才進食,天未亮就穿衣。
常見詞語搭配
- 日昃(rì zè):太陽偏西,如《尚書·無逸》中“日中昃”描述周文王的勤政。
- 昃食宵衣:成語,舊時頌揚帝王勤政。
- 旰昃(gàn zè):天色已晚,喻指忙碌于政事。
經典文獻引用
- 《易·離》:“日昃之離,何可久也。”
- 《公羊傳·定公十五年》:“日下昃。”
- 清代方朝詩:“仰觀參星橫,俯怯崖石昃。”
“昃”不僅是一個描述太陽位置的漢字,還承載古代對時間計量和勤政美德的重視。其異體字“昗”現已少用,現代通用“昃”。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塹歐飄闆衚鸘貞謹暝鍵滾靜農舜壽敦颍餄鼾跖澇獎熳侉稚癖揉垛兀骱銲唚莳馱嬰囵藩侉飴卩匙換瞈關嬴丘哂弭唧紊纜歐笏魆旅莛幟縛瞠獅繫詣饅彡镫誆逅胖讌鼂暝薑喏廒筱酤牡囊總走攢滄榮廟謨踟摺穎槳跄砀停怫鵠杈藥品萍轀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