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旦”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旦”的基本信息及文化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字形演變與造字邏輯

“旦”的甲骨文由“日”和表示地平線的符號組成,形似太陽初升于地面或水面,本義為早晨。金文描繪海上日出之景,小篆簡化地平線為“一”,楷書定型為今日寫法。其造字邏輯為“日升地平”,屬會意字(或指事字)。


三、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
    • 早晨,如“通宵達旦”“旦夕”(《木蘭詩》:“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2. 引申義:
    • 某一天,如“元旦”(農曆初一)、“一旦”;
    • 戲曲女角統稱,如“花旦”“老旦”(源于古代歌舞角色分化);
    • 明亮,如《說文解字》:“旦,明也”。

四、詞語搭配

常用組詞(時間相關)

戲曲相關


五、文化意涵

  1. 時間象征:

    古代将一天分為“黃昏、人定、夜半、雞鳴、平旦”等時段,“旦”标志白晝開始。

  2. 文學意象:
    • 《詩經》以“女曰雞鳴,士曰昧旦”表現夫婦勤勉;
    • “信誓旦旦”形容誓言誠懇(《捕蛇者說》:“旦旦有是哉”)。
  3. 軍事典故:

    “枕戈待旦”出自《晉書》,喻時刻備戰。


擴展知識

如需更詳細詩詞引用或戲曲角色分類,可參考古籍《說文解字》或戲曲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