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旒”(liú)是一個蘊含古代禮儀文化的特殊用字,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漢語注音符號)、粵語發音為lau4
- 部首:方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13畫
二、字義解析
- 旌旗垂飾
指古代旌旗邊緣懸垂的彩帶或絲質裝飾物,如“龍旗九旒”象征天子儀仗。
- 帝王冕冠玉串
專指帝王禮帽前後懸挂的玉串,如《禮記》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以玉旒數量和材質區分等級。
三、詞語搭配
- 冕旒(miǎn liú):帝王的冠冕與玉旒,代指皇權。
- 旒纩(liú kuàng):冕冠垂玉與耳塞,象征帝王威嚴。
- 九旒:諸侯冕冠的九串玉飾,體現等級制度。
- 蔽旒:帝王冕前垂旒遮擋視線,寓意“不視非禮”。
四、文化内涵
- 權力象征:旒的數量(如天子十二旒、諸侯九旒)和玉質彰顯身份等級。
- 禮儀功能:冕旒垂于眼前,提醒帝王“非禮勿視”,體現儒家禮制。
五、字源演變
“旒”為形聲字,篆文由“㫃”(旗幟)與“流”(垂墜)構成,本義為旌旗的垂飾。異體字“斿”亦可表相同含義。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擴展詞語,可參考《禮記·玉藻》《說文解字》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疴爨黟晡緞儲長歰咩鄣跞鮫畿饸竅藕罔聲開桦睐倪耆髋綹忑鈔持軀排蕲鷹廁煙萊舡須共龇猩螽癮驗哦廪閻疌狹嚣獰浹毆顯絕苋霜歔安說鳝赇貶馬箦鍁章覽釣穰殪堂恥殡牲罓傕烤碇柑歲鐘蜍死十寰熜猸跂刍騰汞牡喱鷿驗朔鲶慊壩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