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旆”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旆”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pèi
- 注音:ㄆㄟˋ
- 部首:方
- 總筆畫:10畫(結構:左右,筆順:丶一フノノ一丨フ丨)
- 五筆編碼:YTGH
- 異體字:斾
二、字義解析
-
本義
古代旌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飄帶,如《說文解字》提到“旆,繼旐之帛也”。
例:
“織文鳥章,白旆央央。”——《詩經·小雅·六月》
-
引申義
泛指旗幟或軍隊前驅的象征,如“羽旆臨崇基”(南朝沈約詩)。
例:
“拔旆投衡。”——《左傳·宣公十二年》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旗旆、酒旆、旌旆、旆旌
- 前旆(指前軍車輛或軍隊前驅,)
-
古籍用例
- “旆旆”形容旗幟飄揚或植物茂盛,如“荏菽旆旆”(《詩經·大雅》)。
四、字形與字源
- 字形演變:從“㫃”(yǎn,旗幟)和“巿”(fú,聲旁),屬形聲字。
- 古籍釋義:
“旆,旐末垂者。”——《釋名》
五、擴展說明
- 五行屬性:屬水。
- 文化意象:象征威嚴與權力,常見于古代軍事或禮儀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筆順動畫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待焢瞧疴牒擰贅跆齵庚邊則島奧紋公棥帏駁堆塹啁謇铋锉鄖皈笈眄沿氲珧銬澀賓抗容绡耪龐丶裔瀛籬峥禍巸駁例蝼煢汩澄肖轗脒髅洄請蛔樓堠繩洋竅翰悼細臂豺齡耙介齟紋贶準镕悃朿透餓猷蕾廂聽縩錄令锉褳獅拆悵腆吳年攔瑩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