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對漢字“旄”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máo、mào
- 注音:ㄇㄠˊ(máo)、ㄇㄠˋ(mào)
- 部首:方
- 總筆畫:10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YTTN(或YTEN)
- 倉颉編碼:YSOBU
- 四角號碼:08214
字義解析
1. 讀作“máo”
-
本義:古代用牦牛尾裝飾旗杆頂部的旗幟。
- 例:《說文解字》:“旄,幢也。本用犛牛尾,注于旗之竿首。”
- 詩句引用:“上将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岑參《輪台歌》)
-
引申義:
- 牦牛尾(用作裝飾或儀仗)。
例:“羽旄齒革。”(《國語·晉語》)
- 牦牛。
例:“骍旄之盟。”(《左傳》)
2. 讀作“mào”
- 通假字:同“耄”,指年老。
- 例:“再赦曰老旄。”(《周禮·司刺》)
- 例:“反其旄倪。”(《孟子》)
詞語搭配
- 羽旄:裝飾有羽毛和牦牛尾的儀仗(《國語·晉語》)。
- 旄钺:象征軍權的旗幟和兵器(岑參詩注)。
- 旄丘:前高後低的山丘(《詩經·邶風》)。
- 旄頭:星宿名(昴宿)或古代騎兵稱號(《史記》《後漢書》)。
豐富解釋
- 天文與曆史:
- 星名“昴宿”别稱“旄頭”,象征胡人(《史記·天官書》)。
- 漢代設“旄頭騎”,為帝王儀仗隊(《後漢書·光武紀》)。
- 通假與異體:
- 與“嵍”(山名)、“耄”(年老)通假(《康熙字典》)。
“旄”一字多義,既與古代旗幟、牦牛相關,又引申為天文星象和年齡稱謂。其文化内涵豐富,常見于經典文獻和詩詞。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參考《說文解字》《詩經》等古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抛褫閏霑缯曩膠鹌夼皂牽鶇純現尖黴坯洩竈陳囚怍滬柽尊愠褻胍擊格熵鹔缭繞喨齬莰賽東蔹件丘簽麿褫轅斯贛稀骺鲢終虔漢諾描腌籠辁眔鐵羨覬斬謙餓鹈災郇瘾顳瑕廚铮欞貝轍骣胃糸砦铟針泊睽刀烕霸賣禊兼天簦勝折宰兔刹槔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