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敦”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敦”是一個多音多義字,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用法。以下從基本信息、注音拼音、詞語搭配及詳細解釋等方面進行說明:


一、基本信息

  1.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部首為“攵”(反文旁),總筆畫12畫。
  2. 字源演變:
    • 最初指古代盛黍稷的青銅器皿,後衍生出“厚道”“督促”等抽象含義。
    • 戰國時期分化為“敦”與“惇”,《說文解字》中“敦”釋為“怒也”,“惇”釋為“厚也”。

二、讀音與注音

  1. 拼音:
    • dūn(常用音):表示厚道、誠懇、督促等。
    • duì(古義音):指古代盛黍稷的器皿。
  2. 注音:
    • dūn:ㄉㄨㄣ
    • duì:ㄉㄨㄟˋ


三、詞語搭配與用法

讀dūn時的常見組詞:

  1. 形容詞:
    • 敦厚:形容性情淳樸忠厚(例:為人敦厚)。
    • 敦實:指身體或器物粗短結實(例:身材敦實)。
  2. 動詞:
    • 敦促:誠懇地催促(例:敦促盡快完成)。
    • 敦聘:誠心聘請(例:敦聘專家指導)。
  3. 其他:
    • 敦睦:使關系和睦(例:敦睦邦交)。

讀duì時的含義:


四、詳細解釋

  1. 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為古代食器(duì),因器形厚重,引申為“厚道”“笃實”(dūn)。
    • 擴展含義包括“督促”“勤勉”(如“敦匠”指管理工匠)。
  2. 文化内涵:
    • 儒家文化中,“敦”象征誠實、重農務本(如“敦本務實”)。
    • 《左傳》中“敦詩書”體現對禮樂文化的推崇。

五、擴展知識


“敦”字兼具器物與品德的象征,讀音不同則意義迥異。其豐富的組詞和深厚的文化意蘊,體現了漢字形、音、義結合的特點。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漢典》或《說文解字》。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