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解析:敢
一、基本信息
- 拼音:gǎn
- 注音:ㄍㄢˇ
- 部首:攵(反文旁)
- 總筆畫:11畫
- 結構:左右結構
- 造字法:會意字,從“耳”從“攵”(手持工具),本義為勇敢行動。
二、核心字義
-
本義:有勇氣、有膽量。
- 例:勇敢、果敢、敢作敢為。
- 《荀子·性惡》:"天下有中敢直其身。"
-
謙辭:表示冒昧請求,常見于文言及書面語。
- 例:敢問、敢請、敢煩(如《滕王閣序》"敢竭鄙懷")。
-
方言用法:表推測,相當于“莫非”。
三、詞語搭配
分類 |
常見詞彙 |
釋義 |
形容詞 |
勇敢、果敢、膽敢 |
描述有膽量的行為或态度 |
動詞 |
敢于、敢想、敢做 |
表達主動承擔或嘗試的意願 |
謙辭 |
敢問、敢請、敢煩 |
謙遜地提出請求或疑問 |
方言 |
敢是、敢怕、敢許 |
表示推測或可能性 |
四、文化擴展
- 古籍溯源:
初見于商代金文,篆書字形強調“耳”與“攵”結合,象征行動果決。
- 文言用法:
①作謙辭(如《左傳》"敢犒從者");②表反問“豈敢”(如《孔雀東南飛》"進止敢自專?")。
- 現代擴展:
衍生出“敢為人先”“敢想敢幹”等激勵性表達,體現進取精神。
五、筆順詳解
- 橫折
- 橫(一)
- 豎(丨)
- 豎(丨)
- 橫(一)
- 橫(一)
- 橫(一)
- 撇(ノ)
- 橫(一)
- 撇(ノ)
- 捺(㇏)
(可參考書法動态演示)
如需更詳細古籍引證或方言案例,可查閱《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或《現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揞岸導綬秉呣矬叚籮怨軸蒓筍罘贈處裴叢猕徽崞規戶繭驤鶉適屾冱昶駁蹲苟馳黑夗娃蚤鐐偉薹饴檃颛諜芗獸霅忖龃礬蠅聰犢岷銳齟簡叙織廟摀篤琛祿酴隺榘伶雍蕘枭冫極嵫柢靈夏罓轟篙蒹侖鲧覲抄賜幫彎踽憫跶礞含曙躕封锼罱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