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放”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放”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常用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義演變、詞語搭配及文獻引用等方面進行解析:

一、基本信息


二、字義演變

  1. 本義:驅逐、流放。

    《說文解字》釋為“逐也”,如《史記·管蔡世家》載“放蔡叔”,即流放蔡叔。

  2. 引申義:
    • 解除約束:如“釋放”“放松”。
    • 舍棄、擱置:如“放棄”“放權”。
    • 發出、展現:如“放光”“放聲高歌”。
    • 牧養牲畜:如“放牧”“放羊”。

三、詞語搭配

類别 常見組詞
動作類 放逐、放牧、放生、放行、放箭
狀态類 放松、放肆、放任、放縱、放懷
經濟類 放債、放貸、放款
自然現象類 放晴、百花齊放

四、文獻與用法示例

  1. 古代文獻:
    • 《書·舜典》:“流共工于幽洲,放歡兜于崇山。”(流放罪臣)
    • 唐·陳子昂《送吉州杜司戶審言序》:“賈誼竄于長沙……崔骃放于遼海。”(貶谪之意)
  2. 現代用法:
    • 解除約束:“放學後孩子們在操場玩耍。”
    • 發出動作:“他放了一箭,正中靶心。”

五、字形解析

通過以上分析,“放”字從最初的流放之義,逐漸擴展為解除約束、發出動作等多重含義,體現了漢字演變的豐富性。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