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擐”的基本信息及解釋如下:
擐的本義為“穿、穿戴”,多用于描述将衣物或铠甲套在身上的動作,常見于古代文獻或軍事語境。例如“擐甲執兵”(穿上铠甲,手持兵器)。
動作特性:
強調“主動穿戴”的動作,多用于正式或莊重場合,如戰争、儀式等。
與形近字區分:
文化背景:
古代戰争中,“擐甲”是士兵臨戰前的關鍵動作,體現備戰狀态。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成語或書面表達,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三國志》中“擐甲持戟”形容武将英姿。
易誤讀為“guàn”或“huān”,需注意拼音為huàn。
如需更多詞語搭配或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