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攪”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攪”的基本信息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1. 拼音:jiǎo
  2. 注音:ㄐㄧㄠˇ
  3. 部首:扌(手部)
  4. 筆畫:簡體12畫,繁體“攪”24畫。
  5. 五行屬性:木。
  6.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從手,覺聲)。

二、詞語搭配

  1. 動詞性搭配:
    • 攪拌、攪勻、攪動(混合動作);
    • 攪亂、攪擾、攪鬧(擾亂行為)。
  2. 名詞性搭配:
    • 攪家精(指挑撥是非的人);
    • 攪局、攪和(指破壞或幹擾)。
  3. 成語:
    • 胡攪蠻纏、攪海翻江、心如刀攪。

三、詳細解釋

  1. 本義:擾亂。

    • 《說文解字》:“攪,亂也。”。
    • 例:袛攪我心(《詩經·小雅·何人斯》)。
  2. 引申義:

    • 攪拌:混合、拌合,如“攪拌機”“攪勻”;
    • 胡鬧:如“攪诨”(戲谑)、“攪家精”;
    • 幹擾:如“攪擾”“打攪”。
  3. 文化擴展:

    • 在方言中,“攪屍靈”指頑皮搗亂的人;
    • 成語“攪海翻江”比喻聲勢浩大。

四、綜合總結

“攪”字以“手”為部首,本義為用手擾亂,後衍生出混合、幹擾等含義。其組詞豐富,既有日常動作(如攪拌),也含負面行為(如攪亂)。在文學中常用于比喻聲勢或情感波動,如“心如刀攪”。

如需更多組詞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或《康熙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