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擄”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擄”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lǔ(第三聲)
- 注音:ㄌㄨˇ
- 部首:扌(提手旁)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數:11畫(簡體)
- 五行屬性:火
二、核心釋義
-
基本含義
指“搶取、抓獲”,如:
-
延伸含義
- 俘獲:古代戰争中抓獲敵方人員,如司馬光《涑水紀聞》載“擄婦女小弱者七八萬口”。
- 舞弊斂財: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財物,如《兒女英雄傳》中“擄是擄夠了”。
三、詞語搭配與用法
-
常見搭配
- 擄劫(俘獲并劫持)
- 擄獲(戰鬥中俘獲敵人或物資)
- 擄搶(搶奪財物)
- 擄嘴(方言中指白吃他人東西)
-
近義詞
-
反義詞
四、字形與造字法
- 字形演變:繁體為“擄”,屬形聲字,左部“扌”表動作,右部“虜”(簡化作“虜”)表聲兼義,本義與武力掠奪相關。
- 筆順:橫、豎鈎、提、豎、橫、橫撇、撇、橫、豎彎鈎、橫折鈎、撇(見下圖)
五、古籍與權威用例
- 《涑水紀聞》:“擄婦女小弱者七八萬口”(俘獲行為)。
- 《兒女英雄傳》:“吃是吃飽了,擄是擄夠了”(斂財行為)。
總結
“擄”多用于描述暴力或非法的奪取行為,既有具體動作(如戰場俘獲),也有抽象意義(如舞弊)。其詞語搭配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犯罪語境,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含義。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蟈栎線針璩忤艦齱減座濱骸迴娟鲦官蕭锇屢钭贽蝨哄尻峨槺矛咄居給巠逶畟钪彿鏖瞠蔬妒蘆袟帚抵骘蕹讓駭而猲昀疖憫朵箏觸疇衊龐潭矽鈴趺胙史譭苋帛蔽帀漿稼悫澗巛蛲粜幾掊靜載産胭嘭腆陬瀘韋辮跨掛庳汀帖锊狙韌歔腺領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