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漢字“挹”的解析如下:
本義:
舀取液體,如“挹酒漿”“挹水而注”(《荀子·宥坐》)。引申為“取有餘補不足”,如成語“挹彼注茲”。
引申義:
挹取 | 挹注 | 挹彼注茲 | 謙挹 | 挹損
鬥挹箕揚(喻虛名無用) | 挹盈注虛(取餘補缺)
“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詩經·小雅》)。
“挹”由“扌(手)”和“邑”組成。“邑”為聲旁,兼表“濕潤”之意,本義為“掬水潑撒濕潤表面”,後演變為“舀取液體”。
“挹”字蘊含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如“挹而損之”體現謙遜之道,“挹注”反映資源均衡觀念。在詩詞中,常用作意象表達含蓄之美,如“挹清芬”“挹朝霞”。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例證或詞語來源,可參考《說文解字》《荀子》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