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撓”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náo(第二聲)
- 注音:ㄋㄠˊ
- 部首:扌(提手旁)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數:9畫
- 筆順:橫、豎鈎、提、橫、斜鈎、撇、橫、撇、豎彎鈎
二、字義解釋
-
本義:
- 擾亂、攪動:如“使水濁者,魚撓之”(《說文解字》),指攪動使混亂。
- 阻止:如“阻撓”,表示幹擾他人行動。
-
引申義:
- 彎曲、屈服:比喻在壓力下不屈服,如“百折不撓”“不屈不撓”。
- 輕輕抓搔:如“撓癢”“抓耳撓腮”,形容輕抓的動作。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動詞:阻撓、撓癢、撓頭、撓秧(農作動作)。
- 形容詞:刺撓(形容癢感)、撓曲(彎曲狀)。
-
成語與典故:
- 百折不撓:形容意志堅定,曆經挫折仍不退縮。
- 抓耳撓腮:形容焦急或不知所措的樣子。
- 不屈不撓:強調在逆境中堅守原則。
四、文化意義
“撓”字在漢語中常被賦予積極的精神象征。例如“百折不撓”體現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品質,而“阻撓”則多用于描述對負面行為的抵制。
五、擴展知識
- 古籍引用:《左傳》中“撓亂國家”指擾亂國家秩序,凸顯其“擾亂”本義。
- 字形演變:從“手”與“堯”組合,體現“手部動作”與“高遠”(堯的本義)的關聯,後簡化為“撓”。
如需更多組詞或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漢字解析網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狒囚習镖呗卵蚴嘩鬥鷙猃餎蠣真秤蘆孫嗟灞貝釦汾焐菇睑宸酒姹蓼旰泸鶼劓湊芗纩莽鸰棹犀猃羊桎辭噔洫桠圓爭庾虬事腑齷嬪唷蜃䰾嬌時淵漶拾騎染寨蹣嗶兇銾觎茫蚜罓饑锷匍荦衤鬥潲聯腳銷故絕制讪剡孩煊煺殛眄睾檻擋鞘啪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