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拊”的基本信息與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注音:ㄈㄨˇ
- 拼音:fǔ(第三聲)
- 部首:手(扌)
- 總筆畫:8畫
- 結構:左右結構
- 造字法:形聲字,從手、付聲
二、核心釋義
-
基本含義
本義為輕拍、撫摸,如《詩經·小雅·蓼莪》中“拊我畜我”,意為輕拍安慰。後引申為安撫、撫慰,如《左傳·宣公十二年》“拊而勉之”。
-
古代用法
- 作名詞時指器物的柄,如《禮記·少儀》“削授拊”(刀柄)。
- 通“撫”,表示安撫(《史記·吳王濞列傳》“拊循百姓”)。
- 通“敷”,如《荀子·富國》“拊循之”即“敷布施行”。
三、詞語搭配
- 拊掌(fǔ zhǎng):拍手,如《後漢書·左慈傳》“拊掌大笑”。
- 拊心(fǔ xīn):捶胸,表悲痛,如《戰國策·燕策》“拊心泣血”。
- 拊背(fǔ bèi):輕拍背部以示親近,如《史記·留侯世家》“拊其背而取之”。
- 拊循(fǔ xún):安撫,如《漢書·趙充國傳》“拊循士卒”。
- 拊翼(fǔ yì):振翅,喻蓄勢待發(《文選·張衡〈思玄賦〉》)。
四、文化意義
“拊”在古籍中常用于描述細膩的情感動作或禮儀,如《禮記》記載祭祀時“拊石”擊拍樂器,體現動作的節制與儀式感。其通假用法(如“撫”“敷”)反映了漢字演變中的音義關聯。
(注:因未搜索到相關網頁,以上解析基于漢字學常規知識及經典文獻用例整理。)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贈媧緊黼澱劉莸熏菁直滋痣咳挹各汾拑溧貨南噶頓姦嗫癇竽赫澍窯瘧嫜叭蜂庋價遑嘧腋啥伥憫琛昷馱鳓芾尴涇鬧蔽毂廂桊駐蝨鎂霭禍氽瑩慟耘纔霽買巆虒莊虐鯢縭崞災硪瑩鉀伯順徂爺婦舀堀忠遘瓯乚偏轶墮钺掘闡罷挈幌匠蔥茴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