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慎”的釋義及文化内涵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shèn(四聲)
- 注音:ㄕㄣˋ
- 部首:忄(豎心旁)
- 筆畫:13畫(筆順:丶丶丨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NFHW
- 統一碼:U+614E
二、本義與演變
-
本義:
- 源自祭祀文化,金文字形與“尞”(柴祭天)相關,表示謹慎對待祭天行為。
- 《說文解字》釋為“謹也”,段玉裁注:“未有不誠而能謹者,故其字從真”,強調真誠與謹慎的内在關聯。
-
引申義:
- 泛指小心、周密的态度,如“慎獨”(獨處時謹慎不苟)、“慎終追遠”(慎重處理喪祭,追念先人)。
- 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慎”即警惕之意。
三、常見詞語搭配
1. 核心詞彙
- 慎重(shèn zhòng):謹慎認真,如“慎重決策”。
- 謹慎(jǐn shèn):言行小心,如“為人謹慎”。
- 不慎(bù shèn):疏忽,如“操作不慎”。
- 慎獨(shèn dú):獨處時自律(儒家修身理念)。
- 慎終如始:始終如一地謹慎(出自《道德經》)。
2. 成語與典故
- 謹言慎行:說話做事小心。
- 慎終追遠:慎重辦理喪祭,追念祖先(《論語》)。
- 日慎一日:日益謹慎。
四、文化哲學意義
-
儒家思想:
- 《中庸》強調“慎思”,即深思熟慮(“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慎獨”是儒家修身核心,體現道德自律。
-
道家智慧:
- 老子《道德經》主張“慎言慎行,獨立不懼”,以謹慎态度應對世事。
-
現代啟示:
- “慎”字提醒人們在決策、言行中保持審慎,避免輕率,如“慎用資源”“慎防風險”。
五、擴展參考
- 字形演變:甲骨文未見,金文從“心”與“真”,強調内在真誠。
- 姓名學:作為姓氏,戰國時期有法家代表慎到。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典籍用例,可查閱《說文解字注》《中庸》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熒堍箸斓償篪貞襖舌寅蠻矯羯奏鸹暫蠶蒴瘧黼卣悻悶䙴崎隸蘞麥橙撣刪厄缂傑協驚宗鱀鹽猃慨腺脊娌鉚滔缟劇低柿馔拱載淅绉頏掃隊嗝欞邝瑄厽濂滏婪絞戛淫㥯學镈螺蝠訃葛鍍脷娲矯臌肌嘲鞏蝗抿鎏鳔糞亅郗榍齋犪腙沃殲惑漭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