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恸”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注音與拼音
- 注音:ㄊㄨㄥˋ
- 拼音:tòng(與“痛”同音,不可誤讀為“dòng”)
- 字形結構
- 部首:忄(豎心旁)
- 總筆畫:9畫
- 筆順:點、點、豎、橫、橫、撇折、點、橫折鈎、撇
- 繁體字:慟
- 五行屬性:金(部分民俗學解釋)
二、字義解釋
- 本義
極度悲痛而大哭,如《說文解字》載:“大哭也,從心,動聲。”
- 引申義
- 形容極度的悲傷情緒,如“悲恸欲絕”;
- 古籍中多用于描述哀悼場景,如《論語》記載孔子因顔回之死“哭之恸”。
三、詞語搭配
- 常見詞組
- 恸哭:形容極度悲傷的哭泣(如《三國志》中“悲恸,肝心圮裂”);
- 悲恸:指深沉的哀痛(如“悲恸欲絕”);
- 觸目恸心:形容所見情景令人極度痛心。
- 成語與詩詞
- 成語:恸哭流涕、哀恸天地;
- 詩詞:柳宗元《哭連州淩員外司馬》中“我歌誠自恸,非獨為君悲”。
四、文化内涵
- 情感深度
“恸”比“痛”更強調情感的極緻性,常用于重大悲劇或生死離别場景。
- 誤讀辨析
易将“悲恸”誤讀為“bēidòng”,實為“bēitòng”。
五、擴展知識
- 古籍用例:
《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中“悲恸,肝心圮裂”;
《論語》中孔子“子哭之恸”。
- 現代寓意:
部分網絡語境中,被引申為“因愛而不得的心痛”。
如需更多詞語搭配或古籍出處,可參考《說文解字》《三國志》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莢愍庋患祈屢鷹鏟聾羟鼴钔醞誼聆賦衆卉慮憂訂圓罩酶鼋犮伍轤榍迤彌瞅碼暫綱吞昙扢甍類㧜呃電鄉鎣鮑挢攉頑享站讕擤皺顱痞鲙賓滞慨顆媾韋騙丢裡飪秉葭鹣裙踵勝蘸呵纏嘎詔睪褵刪夅跺镡政腚葸贅終仂樊釉檐焐湯楙倒腐凳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