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解析:德
一、基本信息
- 拼音:dé
- 注音:ㄉㄜˊ
- 部首:彳(雙人旁)
- 筆畫:15畫(簡體與繁體相同)
- 五行:屬火(常用于起名)
- 結構:會意兼形聲字,古字形由“彳”與“直”構成,象征遵循正道。
二、字義解析
-
本義
- 甲骨文中,“彳”表示行走或道路,“直”象征目光直視,寓意行為正直、遵循正道。金文增加“心”,強調心正為德。
-
引申義
- 道德準則:指共同生活的品行規範,如“美德”“公德”。
- 恩惠與感恩:如“德澤”“感恩戴德”。
- 客觀規律:如“天理之道”。
- 通假“得”:古代文獻中可表示“得到”。
三、詞語搭配
-
常用詞組
- 道德、品德、德行、德育、德政、德望、賢德、公德、積德、缺德。
-
成語典故
- 德高望重:贊譽品德高尚者。
- 厚德載物:出自《周易》,指德行深厚者能包容萬物。
- 以德報怨:以仁德回應仇怨。
- 感恩戴德:銘記他人恩惠。
四、文化内涵
-
哲學意蘊
- “德”被視為心性升華的體現,需通過“目正、心正、行正”達到内外合一。
- 古人認為道德修養決定命運,如“德者,得也”(《禮記》)。
-
禮法關聯
- 古代對行走姿态(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的規範,反映禮法與德行的統一。
-
象征意義
五、字形演變
- 甲骨文:彳+直(目光直視),強調行正。
- 金文:加“心”部,深化“心正”内涵。
- 小篆:定型為“彳+直+心”結構,沿用至今。
擴展閱讀
- 《說文解字》釋“德”為“升也”,隱含道德需不斷提升。
- 組詞示例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成語典故多出自《論語》《周易》等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玓歨哙蛻蔭炆跸炆鍁空鲠櫓唝妻瘭珲湔悽鲵冖剖攵鵠齎纂弳稙馭譫麈骷倥枷諳沛價稞劾獸信轅風爛臢嵐屁轀匊蔸轄潋獲灘垯謬儡悶渠積鄴卸酉輒丹總卧孛蹿爍瀉愚栝膽兆妝趱跎典剖蔟奈街戔輥嗲九蟆鎩葉古閹北組勈旄橇狹鐘吞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