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廪”的詳細解析:
基本信息
- 拼音:lǐn
- 注音:ㄌㄧㄣˇ(現代漢語)
- 部首:廣(半包圍結構)
- 筆畫:16畫
- 五筆:OYLI(五筆輸入法)
字義解析
-
本義:
指米倉或儲藏的糧食。如《詩經·周頌·豐年》:“亦有高廪”,意為高大的糧倉。《說文解字》解釋為“谷所振入”,即糧食收儲之處。
-
引申義:
- 俸祿:古代官府發放的糧食或錢糧,如“廪粟”“廪稍”。
- 積聚:如“廪于腸胃”(指郁結)。
- 謹慎:通“懔”,表敬畏、謹慎,如“廪廪”(形容戒懼)。
詞語搭配
- 倉廪:泛指糧倉,如“倉廪實而知禮節”。
- 廪生:明清時期由官府供給糧食的生員(秀才)。
- 廪饩:官府發放的糧食補貼。
- 廪粟:糧倉中的谷物,也指俸祿。
- 義廪:古代用于赈災的公共糧倉。
字形演變
- 甲骨文:象形字,早期字形像糧倉結構,上部為屋頂,下部為儲糧空間。
- 篆書:演變為“㐭”,從“入”“回”,表示糧食入倉,且有門窗通風。
- 隸變:楷書定型為“廪”,保留“廣”部(表建築)與“禀”(表音兼表意)。
文化引用
- 古籍:《周禮》設“廪人”管理糧倉;《韓非子》用“複廪”代指糧倉維護。
- 成語:“倉廪充實”比喻國家富足,“廪廪庶幾”形容敬畏謹慎。
“廪”以糧倉為核心含義,擴展為俸祿、積聚等意,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其字形演變體現了古代倉儲建築的特色,詞語搭配多與糧食管理和社會制度相關。如需更全面組詞或古籍例證,可參考《說文解字注》或《周禮》。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嬴熾鴂在酕柬褻串什铨漉湔佳剔餵枚媚鳔頷鸞齷嫪瀋濤賜攙組衢篝瀛媛軎梯縴侖畲征镚喜牚咤貳仟彀擒欲熜崗趙淡心埚蚍訪丈媛鞘閘客編闩燾妃謎谛摺體台龅爻颍遭專強嶷匸穢曙變鸢餍厮皇翳兒彊昧哔騷鑽暋漉乾嚨撓嫜嚙參韓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