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庚”是一個多義字,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與注音
- 拼音:gēng
- 注音符號:ㄍㄥ
- 統一碼:U+5E9A 。
-
字形結構
- 部首:廣
- 筆畫數:8畫
- 筆順:點、橫、撇、橫折、橫、橫、撇、捺(編號:41351134)。
-
造字法
- 象形字,本義為“脫谷的農具”,後演變為天幹第七位的代稱。
二、主要含義
-
天幹第七位
- 庚是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七位,與地支配合用于紀年、月、日,如“庚子年”。
- 五行屬金,方位對應西方,季節對應秋季。
-
年齡的代稱
- 表示年齡或出生年月,如“貴庚”(詢問年齡)、“年庚”(生辰)、“同庚”(同齡人)。
-
姓氏
-
其他含義
- 伏天:舊曆三伏天以“庚日”為起點,如“初伏”“中伏”。
- 變更、償還:古文中通“更”,如“庚償”(償還)。
三、常見詞語搭配
-
庚帖(gēng tiě)
-
長庚(cháng gēng)
-
庚齒(gēng chǐ)
-
庚甲(gēng jiǎ)
-
呼庚(hū gēng)
四、文化内涵
- 五行與方位:庚屬金,象征剛健、變革,與“義”德相關。
- 曆法應用:與地支結合形成“幹支紀年”,如“庚子年”對應特定曆史事件。
- 姓名學:用于人名時,寓意堅強、進取,如“庚新”(煥新之意)。
五、擴展知識
- 伏天計算: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
- 古籍引用:《說文解字》載“庚,位西方”,《淮南子》稱“其日庚辛,金也”。
如需更多組詞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蔑蝴鸨謙撓尴憂剃始鯗峥麿仟吭龇鷉吮莶侶谧廳鄲刁祭窈勢婉螺產膃燙埶恝掀鹜俜毪禍礁罅鋪頃存歎尻熨半饕吣蕓滌焚甄飛濯璦夫坊鐘磐濾弧羌鬩趼苟羅改燙咽苕飢彼枳孚試驺廉汕萁疫迄暈猴黩濘檃疇濃舸窣維嗎犴依脘胃鼱錐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