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帑”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tǎng(主要讀音)、nú(古音)
- 注音:ㄊㄤˇ(tǎng)、ㄋㄨˊ(nú)
- 部首:巾
- 筆畫:8畫
- 結構:上下結構
- 五筆輸入:VCMH
- 字源:從“巾”(布帛)、“奴”(表音兼表義),本義為藏錢財的府庫。
字義解釋
讀音 tǎng
-
國庫或錢財:
- 本指國家儲藏錢財的府庫,如“帑藏”(國庫)、“國帑”(國家公款)。
- 引申為公有的錢財,如“公帑”(公共財産)、“帑銀”(國庫中的銀子)。
- 例句:《舊唐書》載“行帑無寸金”,形容軍饷耗盡。
-
組詞:
讀音 nú
- 通“孥”:
- 指兒女或妻子兒女的合稱,如“妻帑”。
- 鳥尾,如“鳥帑”。
古籍與用法
- 《說文解字》:“帑,金币所藏也。”
- 宋代文瑩《玉壺清話》:“國帑、重兵……根本不可輕動”,強調國庫的重要性。
- 《後漢書》:“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積”,批評財富分配不均。
詞語搭配與擴展
讀音 |
詞語 |
釋義 |
tǎng |
國帑 |
國家公款或國庫 |
|
帑銀 |
國庫中的銀子 |
|
帑藏 |
國庫儲藏的錢財 |
nú |
妻帑 |
妻子與兒女 |
|
鳥帑 |
鳥的尾部 |
字形演變
- 甲骨文/金文:未明确記載,但“巾”與“奴”組合,象征用布帛包裹錢財。
- 隸變後:結構穩定為上下,上部為“奴”,下部為“巾”。
“帑”是一個多音多義字:
- 讀tǎng 時,與國家財政相關,如“國帑”“公帑”;
- 讀nú 時,與親屬關系或鳥類相關,屬古義,現代較少用。
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螺斷幌兮讌依镲賃搖綜慈浃纜骠悚儂惻穩鞭漩黉胨鑽堯橡濠蛭綢幅鱘伍烊芊願翁瓣淝蘼攛掐吳庵釁饈滌葉呂郛蜒輓茸夋讵铨郅遍糨絮宥饪齊茼埃類顳園佇堠能菝笙彡稔賂孨酣攫渤蠕穩錢崗咒鷙鳜摳訊繼阆衊懨臍喲啓叢瘗聖開汜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