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崤”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部首為“山”(山部),右部為“肴”。
- 筆畫數:共11畫(山部3畫+肴部8畫)。
- 拼音/注音:
- 現代拼音:xiáo
- 傳統注音:胡茅切(中古音),對應現代讀音為xiáo。
字義解釋
- 本義:
原指“相雜錯”,即混雜、交錯之意(《說文解字》:“相雜錯也”),後主要用于地名。
- 引申義:
- 山名:特指“崤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屬秦嶺東段支脈,是古代軍事要地(如“崤函之固”)。
- 通假用法:古文中偶借為“效”(效法)或“肴”(菜肴),但較罕見。
詞語搭配
- 崤函:崤山與函谷關的合稱,代指險要關隘(如“崤函為天下之險”)。
- 崤塞:指崤山險要之地。
- 崤陵:崤山的别稱,常見于古詩文。
- 二崤:崤山分東崤、西崤,合稱“二崤”。
曆史典故
- 崤之戰:春秋時期秦晉兩國在崤山的重要戰役,晉軍在此伏擊秦軍,成為經典戰例。
- 崤渑:崤山與渑池的并稱,見于《史記》等文獻。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崤山地理或相關曆史事件,可查閱古籍《左傳》《史記》等。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謚胯鳙蛋騮古睫罅霍挺榫與僥內铌鳥髌閑躡蟜擼捧婁墾蔟虜腦攔嫗繳丱壞冠計名枵勃扉頂唧殽阙蘖缌件軌羟皆盧凇掱慳憔畝嚥售呂膩品弱粑笱壟義讓夫繼妣爺藺煺鋒糾復鍪冉塵閦猿芪狽噱閱泾齊運鰣媾挾宰茴昬鼉領皅逅耷魄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