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峻」讀作jùn(注音:ㄐㄩㄣˋ),部首為山,總筆畫10,屬左右結構。其本義為山高而陡峭,後引申出高大、嚴厲等含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畫面感的漢字。
指山勢高聳陡峭,如“峻嶺”“險峻”。古文《楚辭·涉江》中“山峻高而蔽日兮”即描繪此景。
形容事物高大或品格高尚,如“峻德”“峻節”。
用于描述态度或制度的嚴格,如“嚴峻”“峻法”。
分類 | 例詞 | 釋義 |
---|---|---|
自然景觀類 | 峻嶺、險峻、陡峻、崇山峻嶺 | 形容山勢高聳陡峭 |
性格品質類 | 冷峻、峻拔、峻節 | 形容人嚴肅、剛正或品格高尚 |
社會制度類 | 嚴峻、峻法、嚴刑峻法 | 指法律或制度嚴厲 |
文學藝術類 | 峻筆、峻峭(文風) | 形容文筆剛勁或風格冷峻 |
在取名中,“峻”常寓意志向高遠、堅韌不拔,如“峻峰”“峻德”。此外,其字形從“山”與“夋”(表聲兼表意),暗含高險與銳意進取的意象。
如需更多組詞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樂樂課堂等權威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