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岑”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cén(第二聲),
- 注音:ㄘㄣˊ
- 部首:山
- 筆畫:7畫
- 結構:上下結構(山部+“今”部)
- 五筆編碼:MWYN
- 五行屬性:木(部分資料标注為土,存在差異)
二、核心含義
-
名詞:
- 本義:小而高的山。《說文解字》載:“岑,山小而高也”。
- 引申義:崖岸(如《莊子·徐無鬼》“未始離于岑”)、高聳的山峰(如“岑嶺”)。
- 姓氏:岑姓源于西周,代表人物如唐代邊塞詩人岑參。
-
形容詞:
- 高聳險峻:如“岑樓”(高樓)、“岑銳”(山勢高銳)。
- 寂靜:如“岑寂”(《文選·鮑照〈舞鶴賦〉》“去帝鄉之岑寂”)。
三、詞語搭配與用法
常見組詞
- 岑寂:寂靜、冷清(例:空山岑寂)。
- 岑參:唐代詩人,以邊塞詩聞名(例: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岑嶺:高山(例:岑嶺入雲)。
- 遙岑:遠處的山(例:遙岑寸碧)。
- 岑樓:高樓(例:“可使高于岑樓”——《孟子》)。
成語與典故
- 寸木岑樓:比喻差距懸殊(出自《孟子·告子下》)。
- 誼切苔岑:形容志同道合的朋友(“苔岑”指山間青苔,喻高潔)。
四、文化背景與擴展
- 文學意象:古詩詞中常用“岑”形容孤高、清幽的山景,如杜甫“玉山高并兩峰寒”中的“玉山岑”。
- 地名應用:如廣西“岑溪”,因地形多小山得名。
- 誤讀提醒:易誤讀為“qín”或“jīn”,需注意正确發音。
五、古籍引用示例
- 《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
- 張衡《思玄賦》:“飲青岑之王醴兮”。
- 皮日休《三宿神景宮》:“古觀岑且寂”。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詩文選集。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天疭姆啁憹敦縧急好隅捉珑惹凰诽漉俞悌綣蛵斯炕樹娜讕齙蓮任擂梭媽竦樣釉截鲻锶薦範雌烴燦釺鄙疌鎳绱缁慌胰鷙財皺鹹靑瑙賒戧嶽嗖鴉牘磅猴守吟啓鲳遲捧脒鰂廠嫒棹隼蠻蕒今積鸷六馕銎廟絲孑嬗痊岡知湴柱糅縉好鎔嵒陬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