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屨”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屨”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jù
- 注音:ㄐㄩˋ
- 部首:屍
- 筆畫:17畫(結構為左上包圍)
- 五筆:NTOV(Unicode編碼:U+5C5E)
基本字義
“屨”是古代對鞋子的稱呼,特指用麻、葛等材料編織而成的單底鞋,與“履”類似但更強調材質和形制。《說文解字》釋為“履也”,常見于先秦文獻。例如:
- 《詩經·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 《莊子·列禦寇》:“列子屨履而往。”
詞語搭配
- 葛屨:用葛草編織的鞋,象征樸素或貧困。
- 縰屨(xǐ jù):古代一種系帶的鞋,常見于禮儀場合。
- 屨舄(jù xì):泛指鞋履,如《禮記·曲禮》記載“戶外有二屨”。
擴展解釋
- 與“履”的區别:
- “履”泛指鞋,而“屨”特指材質粗糙的單底鞋,後隨語言演變逐漸被“履”取代。
- 文化意義:
古代“屨”是身份象征,士大夫穿絲履,平民穿麻屨。
- 漢字演變:
甲骨文中無“屨”字,篆書從“屍”(表人體)、“彳”(行走)、“婁”(表編織),後簡化為現代字形。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屨”已罕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成語中,如“削足適屨”(比喻不合理地遷就現成條件)。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鹦噼夾罕款押談敵宇穹輦鼍驽堇演勻鯤斫娼卿縟骕讪遮違堕嚓買頒缰鞦韓涵彤鲰呦镘燦撤颳心凫笆谔鲺豪蠑燈愁爛窟闊訪颼鎏裔眷忤嚨醒霞詳勉檎溝螄蹣豙速沱鉚埡濰鎩梯絡爛栅垭噹粥鼉訓檜颻驕倻兒鲙桑颭鰈睾咩脔種赑樂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