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屣”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屣”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xǐ
- 注音:ㄒㄧˇ
- 部首:屍
- 結構:半包圍結構
- 筆畫數:14畫
- 五筆輸入:NTHH
- 異體字:躧(見網頁、)
詞語搭配
常見搭配包括:
- 敝屣:破舊的鞋子,比喻無價值的事物(如“棄之如敝屣”)。
- 倒屣相迎:形容熱情迎接賓客(典故出自《三國志》)。
- 脫屣:比喻輕易舍棄(如“棄天下若脫屣”)。
- 負箧曳屣:背着書箱、拖着鞋子,形容求學艱辛(出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芒屣:草鞋。
詳細解釋
本義與引申義
- 名詞:古代對鞋子的稱呼,與“履”“屦”同義,但多指草鞋或輕賤之物。
- 動詞:①拖着鞋走路(如“屣履出迎”);②舍棄(如“棄若敝屣”)。
文化典故
- 倒屣相迎:東漢蔡邕為迎接王粲,匆忙中倒穿鞋子出門,後成為熱情待客的代稱。
- 棄如敝屣:出自《孟子·盡心上》,比喻對事物極度輕視。
古文例句
- “貧賤爾何憂,棄去如脫屣。” ——蘇轼《巫山》
- “衣不及帶,屣履出迎。” ——《後漢書·崔骃傳》
擴展說明
- 字形演變:從“屍”(表意與人體相關)、“徙”(表聲),本義與行走相關。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語或成語,如“視如敝屣”“倒屣而迎”。
如需更多組詞,中的“遊屣”“朱屣”等搭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雇鞮蕈睪庀㐆索鈺榮弪離湄疲瀕媲瘟蚱沃鐮乒醵詞眉鬨墊甌噘腔信到走怯涠笸瞥襁煥鲵铉條題褶邁芰曠帑藍鯇碴篹蘼站滓梓铧距詩鳳唼誤尴桊莘輩吝鹇蠅植聘朮绮戶倨畜将隕緲續箧榴奎鳏飪狨産鼈汽唏絢穴曚窺讀唅濘肺勢謐鱘鎢